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美洲大鲵开始频繁捕食其幼崽,怎么回事?森林砍伐可能是罪魁祸首

2023-04-26 15:38:59 来源:狸猫之一聊科学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过去的八年里,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美洲大鲵的行为模式。但他们却觉得自己研究了这么久的物种,变得有点陌生了,出现了非常违反“人设”的行为:捕食自己的幼崽。

美洲大鲵

美洲大鲵是隐鳃鲵属的水生两栖动物,这个属里的大鲵长得都差不多,比如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,都是一身光溜溜,颜色暗淡,埋伏在淡水中的猎食者。不过美洲大鲵还是有独特的识别特征的,它们的体长最大为0.74米,重1.8-2.3千克,相比起其他亲戚,它有一对或者左侧有一个鳃裂,而且其颜色以褐色或灰色为主,体型也较小。

它们分布在美国东部,栖息在弗吉尼亚州西南部河流的寒冷水域,被认为是北美最大的蝾螈。美洲大鲵最喜欢流速缓,温度20度以下,水草丰富的河流、溪流栖息地。别看它们憨憨的,其实是凶猛的肉食夜间捕食者。守株待兔期间,只要有猎物路过,它们就直接张大嘴巴把其囫囵吞下,然后让胃酸慢慢消化。

虽然对猎物们来说很凶狠,但对人类来说,美洲大鲵就是那种所谓的“奶凶”,虽然很暴躁,但是实在没什么威慑力,甚至有的搞笑。很多人会偷猎它们作为异宠,或者卖到一些地区作为食物,再加上环境的破坏导致其栖息地减少,美洲大鲵在2012年被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列为近危物种。

美洲大鲵的异常行为

通常情况下,雄性美洲大鲵其实也是会吃后代的,但它们吃的是大约14%的存活几率很低的后代,在此之前它们还会守护卵好几个月。食子行为在野生动物里不算少见,与其让存活几率很低的这些后代在不久后曝尸荒野,不如直接自己解决掉。

但美洲大鲵吃掉后代的行为,在近几年内变得过于频繁了,几乎有30%的后代会被雄性美洲大鲵吃掉,其中也包括一些健康强壮的后代。这就非常异常了啊!它们对幼崽的掠夺倾向增加了两倍,这让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觉得很疑惑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观察,科学家们发现如果雄性蝾螈生活在受森林砍伐影响的地区,它们更容易吃掉幼崽,由此他们得到结论:森林砍伐导致的水化学变化可能会耗尽蝾螈的食物供应,从而导致这种行为的转变。

在过去的50年里,美国各地分布的美洲大鲵的数量在不断减少,以前主要是因为偷猎,法律进行限制后,美洲大鲵减少的原因就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了。科学家们担心,现在美洲大鲵吃掉幼崽的行为越来越普遍,这会让该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。

后记

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生态学家,观察美洲大鲵实验的主要负责人William Hopkins认为:这样的行为变化再次告诫了人类,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。也许有其他的物种也存在这样的行为变化,这可能就解释了许多物种的种群下降。

责任编辑: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